通川區:田間地頭變“課堂” “校地合作”助春耕
“在林下套種大豆,不僅可以固氮除草,還能增加收益。”3月29日下午,通川區鳳北街道青脆李種植基地,達州鄉村振興學院的黃承建博士一邊為果農講解青脆李林下種植大豆的好處,一邊指導同學們實踐。
“林下種紅薯會不會比種大豆收益高?”部分果農發出疑問。黃承建解惑說,大豆種植在林下,能壓制雜草生長,減少化肥和除草劑的使用,在農業生產中真正做到了“雙減”。此外,大豆種植還能在果樹長達五年的成長期間,提供額外收入。
“園里的青脆李老是無緣無故裂果,有的果子還又小又澀,怎么辦?”對果農們遇到的實際問題,鄉村振興班的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與果農一對一交流,提出相應解決辦法。
把講堂搬到田野里,讓鄉村振興班的大二學生陳福香受益匪淺。這次“校地合作”給同學們帶來不少挑戰,很多問題在課堂上并沒有涉獵。陳福香說,以往學習中注重理論知識,忽略了農戶面臨的實際問題,這次實踐大大加深了我們對種植的認識,“參加鄉村振興班,就是要為家鄉的農業生產盡自己的一份力。”
達州鄉村振興學院是由市委、市政府主辦的集基層干部培養、鄉村振興理論研究、農村技術技能培訓三位一體的綜合平臺,2021年5月在達州職業技術學院現代農業學院掛牌成立。全市“一村一項目、黨建引振興”活動啟動以來,達州鄉村振興學院積極發揮人才和智力優勢,與鳳北街道合作,農技專家結對助農增收。
鳳北街道宣傳委員張小江告訴記者,青脆李種植和林下套種大豆是“校地合作”的有益探索。接下來,鳳北街道將在大豆各生長階段分別再邀請專家進行指導合作,并根據鳳北的農業結構,深化畜牧業、水產養殖業等領域的合作。
責任編輯: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