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明:探索“金葉子”致富的帶頭人
達州發布網消息(馬發海 張洪權)在萬源市竹峪鎮,有這樣一位能人,他務過農、打過工、當過村支部書記,白手起家,成為全村有名的探索“金葉子”致富的帶頭人,他就是該鎮道子坪村的種煙大戶——陳中明。
到了收獲季節,道子坪村水池埡組家家戶戶房檐下都懸掛著長長的金黃色煙葉,這讓陳中明著實欣慰與喜悅。陳中明告訴記者,煙葉采摘要趕時節,這都多虧了暑假里鄉里鄉親們踴躍投工投勞。
管理煙葉基地
穿煙
捆煙
晾煙
半路出家勇創業
2021年是鄉村振興的起步之年,作為村支部副書記的陳中明表示:“雖然鄉親們已經全部脫貧,但為了讓大家過上更美好的生活,還應該考慮發展產業,帶來固定收入,帶動大家致富奔康才行。”今年年初,陳中明就開始同老百姓商量種植煙葉。
其實,陳中明和煙葉打交道的時間并不長,但他對煙農這個職業情有獨鐘,說自己和煙葉有緣分,56歲了還渾身充滿干勁。
陳中明的老本行是搞養殖,今年一次機緣巧合,他和煙葉走到了一起。
當時,在家務農的陳中明因想找一條能推動村子鄉村振興的致富門路正在苦惱,一位朋友向他大談特談發展煙葉種植的優勢與前景。那時的陳中明雖說對煙葉種植不是很精通,但他毫不猶豫就開始了行動。勤學好問、能吃苦的陳中明在較短的時間里就摸清了煙葉種植的門道,說起煙葉生產技術也頭頭是道。
煙葉種植在村子里是個新生事物,雖然有煙草公司的大力扶持,但對基本靠天吃飯的煙葉生產來說,稍有不慎就會有“翻車”的風險。
陳中明介紹說:“剛開始,最難的是和群眾在土地流轉和合作經營上要做溝通工作,要給大伙兒算好經濟賬,在他們懷疑能否成功的情況下,只有自己先投入試試,等看到了收益、效果,大家自然會加入起來,規模也會不斷的擴大”。
鄉親們都不敢嘗試,陳中明卻不這么看,他愿意冒風險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說:“規?;療熑~種植雖說有風險,但只要下功夫管理經營,其實抗風險的能力要比其他種養殖要強得多,再說有煙草公司作后盾,我覺得信心會大于擔心。”
陳中明是個不服輸的人,在煙葉種植管理中事無巨細,再加上苦干實干,即使因為連綿秋雨的不利因素影響,今年種植效益也能達二十萬元左右,這也更加堅定了陳中明今后繼續擴大種植煙葉規模的信心。
“金葉子”滿房檐
煙葉基地
初試牛刀顯身手
陳中明是個有想法的人,今年年初,他發現在村子里有許多水稻田,因地勢高、地塊小、種植不便,都成了荒田。而這部分原先的稻田因山高水清、氣候溫潤的獨特條件,如果種植煙葉,絕對能產出高品質的煙葉。在他眼里,這些荒廢的高山稻田全都是寶貝。
陳中明還總結到,如果過于追求種植規模和產量,那么產出的煙葉將慢慢地失去現有的煙葉特色和內在品質,要想把煙葉種好并繼續發展下去,就必須在煙葉質量和特色上下功夫。
說干就干,陳中明與村里協調,承包了附近幾十畝荒廢的田地。在別人不解的目光中,陳中明樂呵呵地開始上山開荒。因為荒田地塊小,大型農機無法使用,使種植用工量增加了不少,陳中明就動手改造適合山地作業的小型農用機械,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
初秋,新開墾的幾十畝山地煙田喜獲豐收,果然如陳中明所預料,這些山地煙田產出的煙葉經過精心晾曬后,等級品質要優于一般煙田的煙葉,不僅能收回13余萬元的投資成本,預計還能賺取純利潤五六萬元??吹匠善幕纳揭皫X在自己手中變廢為寶,陳中明的心里甭提有多高興了。
“姜還是老的辣,陳老哥真厲害!在大家還原地踏步時,他就已經開始跑步了,我自嘆不如??!”看到陳中明的成就,村子里的天麻種植大戶劉明顯感慨地說。
經過半年的苦心經營,陳中明煙種植收益已經肉眼可見,這也逐漸打消了大家當初的疑慮。最初也持懷疑態度的老伴主動利用暑假不用幫女兒帶孩子讀書的閑暇來到煙葉基地幫忙,這讓陳中明的手腳放得更開了。他告訴筆者,明年除了自己把種植規模擴大到100多畝以上,還要鼓勵和帶動鄉親們都來種植煙葉,讓村子真正走上鄉村振興之路。
管理煙地
薄膜蓬里煙葉滿
傳經送寶富鄉親
目前,陳中明在道子坪村種植煙葉的面積達到55畝,共計6400多株,設42個薄膜蓬。
初秋時節,正值煙葉采摘期,20余名煙農頂著烈日忙著摘煙、捆煙、晾煙,這20名煙農大多是村上的村民。平時在竹峪小學帶孫子的李明秀僅僅利用暑假做了20多天零工,便在陳中明的煙葉基地里掙得2585元工錢。村子里一位70多歲聽力下降嚴重的老人,因為管理陳中明煙葉基地每個月要干25個以上零工,月平均收入更是達到了3000元以上。
發展煙葉種植,陳中明促使鄉親們在享有土地流轉收益的同時,還通過提供勞務,再多了一份收入,煙葉的種植發展留住了在家勞動力,同時也吸引著村民返鄉創業。
陳中明的煙葉種得好,收益水平高,在村子里一下子脫穎而出,大家都向他“取經”,對此他總是毫無保留。大家被態度和藹、做事實在的陳中明所折服,沒事就喜歡到陳中明這里來串門。慢慢地,陳中明的家便成了大家互相交流學習的“根據地”。
總結今年嘗試的種煙經驗,陳中明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認真聽煙技員講的每一話,時刻跟緊煙草公司的步伐,做煙草公司忠實的“粉絲”。
現年56歲的陳中明雖然因為年齡原因,今年換屆后,由原來的村支部書記改任村支部副書記,卻善于接受新事物,對各項生產新技術、新方法總是敢于嘗試。不論是滴灌使用還是降氮施肥技術、井窖式移栽,他都爭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因為事事走在前面,陳中明的煙葉基地作為典型,多次成為鄰鎮或鄰村種植大戶觀摩考察的對象,這也使陳中明更加注重自身內功的修煉,不遺余力地做好各項生產技術落實。
別人問陳中明今后煙葉種植有什么打算,他笑著說:“有煙草公司繼續支持咱們煙農,我這身體再干十年二十年也絕不是問題,我愿意一直帶領鄉親們通過種植煙葉,用勤勞的雙手一起實現鄉村振興夢!”
責任編輯:唐軍